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是指誰? 2024-11-18
度地獄道能仁的來歷 2024-11-17
度餓鬼道能仁的來歷 2024-11-14
??度人道能仁的傳說 2024-11-07
度畜生道能仁是指哪位佛菩薩? 2024-11-03
?度修羅道能仁的起源 2024-10-31
度天道帝釋能仁是指誰? 2024-10-28
大地之母是指哪位神? 2024-10-24
寶生如來父母雙尊的來歷起源 2024-10-21
發(fā)布時間:2019-08-25 09:19
蘇州歷來有“不游太湖,未見山水”的說法,太湖不僅風光秀麗、物產(chǎn)豐富,而且歷史文化遺存也十分豐厚。東山腳下的紫金庵(又稱金庵寺)始建于南朝梁、陳時期,清邱賡熙《紫金庵凈因堂碑記》中說:“吾山招提蘭若不下數(shù)十處,其最幽折而寂靜者莫如紫金庵。今相沿稱金庵。庵創(chuàng)自梁陳時,其殿制古樸可愛。”至唐貞元年間復建,明代鄭杰《洞庭紀要》中記載:“金庵在西卯塢內(nèi),昔(唐)有胡僧沙利各達耶于此結庵修道,玄宗時詔復修殿宇,裝金佛像,煥然重新焉?!庇纱丝芍袢盏墓抛辖疴忠延幸磺陌俣嗄甑臍v史了。
紫金庵最為著名的是其羅漢塑像。世人稱“天下羅漢二堂半”,除了一堂指杭州靈隱寺羅漢外,另外一堂就是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另外半堂則指角直保圣寺,所以說蘇州就占盡天下羅漢塑像絕品的一堂半,實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佳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紫金庵大殿左右兩壁的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體現(xiàn)了江南佛像藝術刻畫精微、構思巧妙的藝術特點,相傳為南宋民間塑像名手雷潮夫婦的作品。據(jù)《蘇州府志》記載,雕塑家雷潮夫婦一生只在三處創(chuàng)作過作品,而紫金庵是他們花費心血最巨的一處。
羅漢是佛教中的一個果位。佛教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修到最高的果位就是羅漢,據(jù)經(jīng)典所載,十六羅漢之名稱為:賓度羅跋羅墮阇、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墮閣、蘇頻陀、諾矩羅、跋陀羅、迦理迦、伐閣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十六羅漢受到我國民間的普遍信仰,以石窟、壁畫、寺觀、絹帛等為創(chuàng)作載體,陸續(xù)出現(xiàn)這種題材的藝術作品。敦煌干佛洞第十六窟晚唐壁畫中就有十六羅漢像。歷代畫家對十六羅漢圖也多有繪制,如王維曾繪48幅十六羅漢圖。五代時期的禪月大師貫休十六羅漢圖等。此外,大足石窟大佛彎第三十六窟、杭州煙霞洞等石窟也有十六羅漢像。宋代以后,十六羅漢的題材雖然在石窟中已經(jīng)減少,但繪畫界則仍頗風行,一直延續(xù)到明代。著名畫家有李公麟、梁楷、趙孟躡與仇英等人。
紫金庵十六羅漢群像大小適度,造型準確。塑像對比強烈,有節(jié)奏變化,使羅漢群像成為完整呼應的整體。十六羅漢依次對應著:慈、虔、嗔、靜、醉、誠、喜、愁、傲、思、溫、威、忖、服、笑、藐。首先,看左壁第一尊者賓度羅波羅墮閣,面容頤和,眼中帶笑,嘴角含情,手撩長眉,神采奕奕,臉上保持童顏,含笑側坐,儼然是持重慈祥的長者,突出了其“慈”的特性。再看第三尊者迦諾迦跋厘墮閣,天竺人形象,黝黑的臉頰上長滿蜷曲的藍色胡須,手中抱著靈獸。羅漢頭部微微側轉,凝眸注目遠處,又似在聆聽什么。第五尊者諾矩羅,是江南青年形貌,酒后臉色泛紅,醉眼惺忪,抖動拿著酒杯的手,似乎將要失去平衡,其微醉與多言的神態(tài)逼真動人。第七尊者迦里迦,身軀微側,態(tài)度懇切,像在研討佛理精微。第九尊者戍博迦,頭額隆起,仰頭側坐,嘴唇緊抿,兩眼斜瞟,雙手微攥右膝,雙手相搭的形態(tài)中充滿驕氣,神態(tài)清高,目空一切。第十一尊者羅怙羅,是一位龍鐘老人的形象,眉若粘霜,眼皮耷拉,皺紋滿額,正笑瞇瞇地向猛虎招手,而那只斑斕猛虎則馴服得猶如小貓般靠攏上來,抬起一條腿,舐著羅漢的衣裙。第十三尊者因竭陀,塑像內(nèi)穿白色衫衣和藍色夾衫,外著牡丹花綿袍,披紅地嵌金絲袈裟,四層衣服的層次分明。采用疏密圓潤的曲面把各關節(jié)動作所產(chǎn)生的衣褶紋理變化表現(xiàn)得十分逼真。第十五尊者阿氏多,盤膝而坐,專心聽經(jīng),似有領悟而面有喜色。
右壁第二尊者迦若迦伐蹉,左手托寶塔一座,內(nèi)藏佛舍利子。第四尊者蘇頻陀,屏息凝神,運氣打坐,表現(xiàn)六根清凈、與世無涉的神態(tài)。第六尊者跋陀羅,面容開朗,形象淳厚,左手托著從自己胸腔里挖出的心臟,殷紅的鮮血染濕胸前內(nèi)衣,但仍然神采煥發(fā),矢志不渝。第八尊者伐閣羅弗多羅,一手搓腿一手掂量,表情豐富,似愁非愁,似憂非憂,頗有深意。第十尊者半托迦,頭型圓中帶方,臉龐豐腴,傾向一邊,淡眉細眼,深沉恬靜。手搭憑幾,正在凝神思索生死奧義,抑或人間煩惱。第十二尊者那迦犀那,袒胸露背,肌肉暴起,力溢膺腕,周身赤紅,似血液在膨脹的血管中流動。一雙粗眉下,大眼圓睜,目光炯炯,直視盤踞于柱頭的蛟龍,嘴唇緊抿,臉部表情帶有輕蔑,正左手托缽,右手作法,將要降伏蛟龍并顯示出必勝的決心。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一雙大眼,清澈明亮,目光也全神貫注地射向柱頭蛟龍,手一攤,嘴一抿,對那迦犀那必能降龍顯示出一派心悅誠服的表情。第十六尊者住茶半托迦,年過七旬,清癯精明,凹陷的兩眼在隆起的眼皮下似閉非閉地斜睨柱頭蛟龍,架著右腿,表現(xiàn)了一副既不屑一顧的樣子,其實又十分關注,十分傳神。
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容貌各異、各顯妙相、姿態(tài)生動,它們面部表情細膩,富于性格特征,衣褶流轉自如,很能表現(xiàn)質(zhì)感。既有“神”的飄逸氣質(zhì),又有“人”的世俗情懷,耐人尋味,充滿個性之美,可謂異彩紛呈,競相輝映。
紫金庵羅漢的藝術魅力除了個性鮮明的人性美,還有紛繁多樣的服飾美。中國古代雕塑歷有“三分塑七分繪”的傳統(tǒng),紫金庵的十六羅漢像的彩繪裝鑾工藝精湛,衣質(zhì)線條流轉自如,層次分明。雕塑手法把襯衣、中衣、袈裟三層服裝交代得十分清楚,并能表現(xiàn)出絲綢、麻的質(zhì)感。服裝上的刻花填彩具有宋代瓷刻的風格,尤其是其紋樣構圖靈活多樣,自由而不失法度,規(guī)整而不乏靈氣,值得一提的是紫金庵羅漢服飾紋樣題材豐富、圖案吉祥,具有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其主要有花草類、果蔬類、幾何類、文字類、雜物類等類型。
羅漢服飾上的花草主要有牡丹、茶花、梅花、菊花、蓮花、水仙花、蘭花、芙蓉、靈芝、卷草、竹子等。羅漢下衣擺上可以看到紅色的折枝牡丹紋,寓意著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美好祈愿;還有佛教的圣潔之花——蓮花,在這里也被廣泛運用,如掏心羅漢服飾上粉紅色蓮花,品酒羅漢服飾上綠衣佛的白色蓮座等都是具體的體現(xiàn)。果蔬類紋樣反映了紫金庵的地域特色,東洞庭山是有名的“八節(jié)鮮果不斷的”瓜果之山,盛產(chǎn)“洞庭紅”(柑橘)、白沙枇杷、楊梅、水蜜桃等果蔬極品。之所以把它們繪制在服飾上也是表達吉祥寓意的,迎合普通信眾的審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如伏虎羅漢服飾上的“洞庭紅”柑橘展示的是大吉大利、紅紅火火的愿景,藐視羅漢身上的折枝白桃則必定是長壽的寓意,看門羅漢服飾上的石榴則象征多子多福,欽佩羅漢服飾上的葫蘆、伏虎羅漢服飾上的“枇杷”、過江羅漢身上的南瓜等等也各有其吉祥的寓意。幾何類主要有云雷紋、龜背、磚紋、百結等。文字類主要有壽字紋、雙喜紋、萬字紋等。雜物類有山水小景、古玩書畫、壽石盆景、爵鼎瓶壺、八仙過海、文人仕子等等,這里不再一一枚舉。
總之,紫金庵羅漢服飾紋樣的題材一方面顯示了塑造者深厚的寫實功底,也表明了佛教的世俗化、生活化的深入。易存國先生在《敦煌藝術美學》中說到:“凡此,都寄予了中華本土的民俗信仰和文人意識,打上了濃烈的宗教審美情趣,信仰已透進審美的主題,審美韻味亦為信仰增添了魅力;宗教借用了藝術,而藝術引向了審美,審美超脫了宗教,信仰得以淡化。”
古紫金庵寺內(nèi)《凈音堂碑記》云:“羅漢象怪偉陸離,塑出名手,余游于蘇杭名山諸大剎,見應真象特高以大,未有精神超乎,呼之欲活如金庵者。”十六羅漢的神情、動態(tài)表現(xiàn)淋漓盡致,羅漢服飾層次分明,質(zhì)感鮮明立體。其高超的塑像藝術著實讓人體驗到“鬼驚神誅”的含義。明代大燈和尚也有詩贊日:“金庵羅漢形貌雄,慈威嘻笑驚神工。當年制塑出奇巧,支那國中鮮雷同?!笨芍^是對之很好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