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是指誰? 2024-11-18
度地獄道能仁的來歷 2024-11-17
度餓鬼道能仁的來歷 2024-11-14
??度人道能仁的傳說 2024-11-07
度畜生道能仁是指哪位佛菩薩? 2024-11-03
?度修羅道能仁的起源 2024-10-31
度天道帝釋能仁是指誰? 2024-10-28
大地之母是指哪位神? 2024-10-24
寶生如來父母雙尊的來歷起源 2024-10-21
發(fā)布時間:2019-08-26 16:40
金銅佛像作為宗教崇拜的對象,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它的宗教性。佛像體現(xiàn)佛教的莊嚴、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須嚴格遵循佛教的教義規(guī)范,也就是造像儀規(guī)。藏傳佛像的32相,80種好,3000多種佛像造像造型。這就決定了佛教造像中佛、菩薩、羅漢、明王、護法、祖師等等造像的造型。
二是它的時代性。造像要有人崇拜,就必須與當時現(xiàn)實社會息息相關(guān),在不同的時代,為了讓人們理解和接受佛教精神,就要迎合不同時代的審美情趣。這就使各個時代的佛教造像,體現(xiàn)出各自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時代的加工工藝水平不同,也能為我們定代提供有力的依據(jù)。
三是它的藝術(shù)性。無論是宗教性還是社會性,要體現(xiàn)出來,都必須經(jīng)過藝術(shù)手段的加工。所以,對于金銅造像必須從造型、時代和工藝三方面來欣賞和鑒定。
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金銅佛造像在各大拍賣市場中受到了藏家們的熱切追求,成交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在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一尊《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坐像》竟然以1.2359億港元成功拍出,創(chuàng)下中國佛像藝術(shù)品迄今為止世界拍賣的最高紀錄。
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
近幾年來由于金銅佛造像升值迅猛,所以市場上偽造的佛像贗品也應(yīng)運而生。而到目前為止,最為常見的都是一些粗制濫造的新佛像,在各地的古玩市場都可以見到這些新佛像,并且售價也很低廉,對于這些粗制濫造的新佛像,收藏者一般很容易識別。比較難識別的則是那些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這些佛像的制作一般都比較精致,其中有些佛像的表面還刻意進行了作舊處理,具有較強的欺騙性。而那種被稱為用“舊佛像改形法”制作的贗品才是目前真正難以識別的,作偽者通常會將殘破的舊佛像依其殘破的程度改變成另一形狀,或添文字,或添花紋,然后還會重新進行作舊處理。這類的贗品才是值得收藏者小心對待的,因為收藏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打眼”。
金銅造像是一種三維立體的雕塑藝術(shù),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人體藝術(shù),其主題是一樣的的,即都為“人”像,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飾、坐姿及周圍的陪伴物、臺座、持物等等而已。因此,我們可以把一般的鑒定要點歸納為以下六點:一看面相和體形,二看手印與坐姿,三看標識與坐騎,四看細部與裝飾,五看材料與質(zhì)地,六看銘文與題記。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幾點的話,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確的鑒定了。
1、鑒定
材質(zhì)
金銅佛造像真?zhèn)蔚蔫b別可從以下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應(yīng)該是看材質(zhì)。金銅佛像包括有青銅、黃銅、紅銅和其他銅合金等,但不同時期的用銅是不一樣的,銅佛在元代以前一般都是用青銅,也有一些紅銅制品,銅鋅合金的黃銅及純銅制作的所謂紅銅佛像則在元代以后出現(xiàn)較多,而金銅佛像是指在青銅上鎏金的佛像,黃銅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我們在鑒定時,要注意不同的時期用銅是不同的。如同樣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別是乾隆時期,因為國力強盛和皇室對佛像的崇奉,這時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別好,所以乾隆時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別沉的感覺,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輕許多。再有就是不同地區(qū)或受不同地區(qū)影響而生產(chǎn)的佛像,用銅和用料也不相同。如藏佛教造像,內(nèi)地宮廷的造像注重整體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則注重遠視效果,喜歡鑲嵌各種礦物,包括綠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臉部鎏金或貼金。而同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爾風(fēng)格影響的造像,多以黃銅鑄造,澄黃亮麗,他處少見。同時,眼與白毫常以白銀鑲嵌,唇部和衣紋喜歡用紅銅鑲嵌,使整體造像顯得非常華麗。而受尼泊爾風(fēng)格影響的造像,則多用紅銅鑄造,鎏金并鑲嵌寶石。
手印與坐姿
第二應(yīng)該看標志、坐騎、手印和坐姿。佛像的制造是十分嚴謹?shù)?,造像的標志、坐騎、手印和坐姿都必須是很規(guī)范的,只要多加學(xué)習(xí),了解金銅佛像在各個時期的不同特征,并進行細心的察看和對照,就能夠準確地為某件藏品定名,這樣不僅能區(qū)分清楚藏品是佛還是菩薩,而且還能弄清是哪尊佛像和哪尊菩薩;
面相
再次就是看面相、體型和服飾。佛像的身材比例、面部五官、肌肉和衣紋特征等,在不同的朝代,甚至是在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是有許多變化的,就比如說隋唐兩個相連的朝代,雖說佛像的整體風(fēng)格是比較相近的,但在面相部分還是略有區(qū)別的,隋代的佛和菩薩為半圓臉型,而從唐初起就變得稍瘦一些;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和嘉慶、道光時期的造像,就有著一定的差別。
明代佛像面相豐潤,細眉長目,高鼻,薄唇,額頭較寬,大耳下垂,表情莊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較勻稱協(xié)調(diào),衣著輕薄貼身,線條流動柔和,衣褶轉(zhuǎn)折自若。菩薩肩寬腰細,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瓔珞、佩飾精密繁復(fù)。寶冠葉片作鏤空狀,正中葉片呈彎月形,臺座為束腰式仰覆蓮座,造型寬大,蓮瓣寬肥,呈一周對稱分布。衣服邊緣刻細碎的花紋,蓮座邊緣有連珠紋一周,蓮瓣圓潤,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黃中泛紅為明代標準色。腿部裝飾略呈橢圓形群褶,甲衣及絆甲絲絳均較寫實生動。
清代佛像臉型方圓豐潤,豐頤寬額,五官精致,雙目傳神。身體比例協(xié)調(diào),造型優(yōu)美。多著漢式衣服,衣紋呈放射狀,衣褶曲折生動,帔帛較為寬大。胸前所飾的瓔珞、串珠雕刻得極為精美細膩。蓮座底沿明顯外撇,蓮瓣規(guī)整,扁平,一般只圍大半,度母眼線為一波三折式,間距較寬,冠葉呈平板狀,不鏤空。
款式
最后就要看款式了??钍绞侵阜鹣癖旧硭逃械奈淖仲Y料,比如題記和銘文等,銘文與題記是造像本身提供給我們的文字鑒定內(nèi)容。一般說佛像上的題記從佛像一出現(xiàn)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樂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則為“大清乾隆年制”款,這兩個朝代只有這3個款識較多,其他年號一般不刻款。這些對于收藏者在鑒別佛像真?zhèn)螘r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嗅覺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外,還可用嗅覺法進行佛像真?zhèn)蔚蔫b別。古代的金銅佛像或其他木質(zhì)、陶瓷等材質(zhì)的佛像等等,因為在長時期受人們供奉時被煙火所熏染過,或是長時期埋藏于地下。所以只要仔細地對其進行嗅別,通常都可以嗅到煙火、發(fā)霉或發(fā)朽等味道,而對于現(xiàn)代的仿制品來說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的存在,即便是有些作偽者對偽品進行了煙熏或埋于地下等作舊處理,也終究會難免露出破綻,這部分贗品大部分會因為或煙火味過濃,或泥土芳香太濃,而為行家所識破。
重量辨?zhèn)?,佛像在鑒定的過程中,佛像入手的比重也是我們鑒定的一個依據(jù),雖然不同時期的佛像用料是不同的,但與新仿制的佛像仍可感覺得出來。新鑄佛像的重量較之出土佛像的質(zhì)量的稍重,行內(nèi)稱之為“壓手”。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出土的銅佛像在地下埋藏日久,除器表被腐蝕外,佛像內(nèi)的材料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蝕,內(nèi)部產(chǎn)生疏松膨脹現(xiàn)象,因此比重會隨埋藏時間的長短相對下降;傳世的銅制佛像也會隨著長年的流傳而減少重量;而新鑄的偽器,不管如何偽裝均屬表面文章,不會傷及到器物內(nèi)部材料,所以比重較之真器要大。但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規(guī)律,比如元明時期佛像的比重相對較大。
2 。工藝辨?zhèn)?/p>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后的,明清佛像占多數(shù)。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于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清末至民國期間各地大量鑄造銅佛像。歷代銅佛像鑒定較為復(fù)雜,本文僅針對明清佛像的制作工藝特征,談幾點今仿與古佛像差異處,來辨別真?zhèn)蔚姆椒ā?/p>
清代以失蠟法鑄造銅佛、佛具、齋器多集中在北京“外觀”、山西五臺山、西藏拉薩、青海湟中、內(nèi)蒙多倫、四川成都、山東濰縣、江蘇蘇州、云南昆明與保山、廣東佛山等地。
據(jù)華覺明《中國冶鑄史論集》介紹,北京地區(qū)的民營銅器作坊,清乾隆年間有熔銅大局六處,銅鋪432座。其中聚集在安定門外“外觀”的佛作作坊,以鑄造佛像為主,到清末民國初年還有十多家、百余名工匠,較出名的鋪號有涌泉、涌成、涌和、利生祥、恒利等。在雍和宮周邊,崇文門外的東曉市也聚集著一些古佛器作坊。北京的失蠟法鑄佛技藝多為山西牛村傳來,大概是候馬地區(qū)的春秋晉國鑄銅遺址所在地。清末至民國時期,北平的三位著名佛作藝人門殿普、林普生均為山西長治人,樊振鐸清末學(xué)徒時,他的師爺即是山西人。清至民間時期,內(nèi)蒙多倫有多處造佛像場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得好,制作工藝水平很高。在清代有名望的阿龍希、海桑岱等銅匠鋪有七家,營業(yè)的字號有裕和永、慶圣德等五家銅像作坊,工匠多來自山西、河北,打銅胎制作佛像最為拿手,范模鑄造用料工藝與北京相同。
傳統(tǒng)佛作多采用剝蠟法、撥蠟法,其方法:
第一步先制泥芯,用6個圓鋼筋或三根8號鉛絲扎成骨架,掛泥料塑成型芯,內(nèi)芯泥料多為炭末泥與三合土;
第二步貼蠟片,又稱“捏蠟”;
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壓子”撥塑各個細部,五官、衣紋等;
第四步,焊修附飾物,如背光、衣帶等附飾,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后再細刻;
第五步,燙焊澆注冒口系統(tǒng),大、中型鑄件加芯撐(多為手工鐵打四棱方釘或扁銅釘),小型佛像不加撐;
第六步,掛內(nèi)層約5毫米厚泥料,稠粥狀細泥,今明清佛像多見內(nèi)殘留物為炭末泥,是由炭末經(jīng)過籮篩的炭末、細砂、粘土組成;
第七步,貼外層背料,俗稱“糙泥”。泥料有馬糞泥和紙漿泥(馬糞泥,干馬糞搓碎過篩與粘土加水拌成;紙漿泥由粘土加爐灰末、紙漿、水搗拌而成);
第八步,陰干后加熱脫蠟,焙燒;
第九步,埋包澆注;
第十步,打碎內(nèi)外范模;
第十一步,毛坯經(jīng)銼、磨、鏨刻紋飾,用椴木炭將銼劃痕磨拋光,再鎏金或涂泥金、貼金。
了解了銅佛制作工藝,大家就可以對照特征鑒別真?zhèn)瘟?。首先根?jù)佛像外貌判定時代,再根據(jù)金色看脫金點及包漿。明清時期內(nèi)地漢傳佛教造像多以鎏鍍金、貼金、上金、泥金等裝金處理,內(nèi)地制造的藏傳佛像也多有采用。
一般古代鎏鍍金厚,成色發(fā)熟黃,前胸、盤腿膝蓋、胳膊肘、衣擺等人手撫摸處,多為金脫落后發(fā)自內(nèi)胎的氧化銅黑地子,肩彎、衣褶處多有積塵包漿。貼金、涂泥金佛像易脫落地子,行話“見肉泥金”,即佛像泥金脫落面露出的地子。
元明時期有些藏傳佛像制作中在鍍完金后要做“上紅”處理,將鍍過金的佛像放在一種樹皮紅色液汁中煮,使黃金色呈紫黃金色。而現(xiàn)代仿做的銅佛像多為電鍍的,金層薄金色發(fā)青,露肉處脫金不自然,故意不鍍金層或磨掉,再做化學(xué)處理。電刷鍍的金色雖正,但沒有熟金感。順便提及一點,某些鍍金明清佛像的金面可散見一些微粒黑點,屬于正常。鑄佛銅合金中含有少量鉛,鉛以軟夾雜形式存于銅體中,銅表鉛微粒受存放環(huán)境影響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膨脹后頂破金飾面所致。
再看刻銘,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一般楷書陰刻“大明永樂年施”、“大明宣德年施”,凡有鑄銘的均為后代仿器。清代宮廷造佛像始于康熙年間,乾隆時期達到高峰。六品佛樓造像通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刻款及佛名、部屬三種款。也就是按藏傳佛教修行必經(jīng)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無上瑜伽品父續(xù)、無上瑜伽品母續(xù)、瑜伽品、德行品、功行品———最高以大乘教般若品,上上品(又分無上陽體根本父續(xù)、陰體根本母續(xù))、上品、中品、下品,共六品。如不動金剛像的下沿正面刻“不動金剛”,背后下沿刻“德行根本”,秘密文殊寶利佛正面下沿刻佛名,背后下沿刻“瑜伽根本”四字,其他還有“般若品”、“功行根本”等。
看內(nèi)壁殘留物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首先在佛像內(nèi)壁凹處找一找鑄范殘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屬正常,如有白色石英砂塊,必為現(xiàn)仿。再看支撐釘,一般多為四棱鐵釘,手工打鍛的,有些佛像采用銅釘。釘尖則多為彎曲的,這是由于鑄造后掏挖內(nèi)范芯時,用硬器砸彎的。有的釘大、釘多較明顯,有的釘小量少,但也是較易看到的。有些鐵釘齊根銹斷了,用刻刀挖一下鐵銹鐵釘根子在銅內(nèi)?,F(xiàn)有做假者用多塊小疙瘩鐵銹粘在內(nèi)壁上,或用一截現(xiàn)代圓釘嵌在內(nèi)壁上,再用酸咬蝕成鐵銹狀。遇到這種有疑點情況時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圓釘、新銅底子必假。
3。 辨?zhèn)?nbsp;
凡文物有鑒定就有辨?zhèn)巍G迥┮詠?,國?nèi)外考古學(xué)家和收藏者,對佛像藝術(shù)的研究與喜好不斷升溫,金銅佛像不再是純粹的崇拜偶像,它也成為代表一種宗教文化的藝術(shù)品,特別是近年更是成為收藏者尋覓的對象。因此作偽的佛像也如洪水般泛濫市場之上,這就要求收藏者高度重視,要收藏必先辨?zhèn)?。一般而言,偽品可分為三類?/p>
第一類,價格不符,也是最易識別的那些粗制濫造的新佛像,一看就知道是作偽的。這些佛像往往大批出現(xiàn),價格低廉。
第二類,樣式是按真品仿造的。這些佛像的制作要考究些,而且還常常會經(jīng)過做舊,所以較為難辨一些。其中還分以下幾種情況:
(1)以真品翻模制造的。這種用真品做模在翻新的作偽法,乍一看整體很像,但真拿在手中就會有過重或過沉的感覺,銅質(zhì)也很硬,銹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電鍍法鎏的金,光澤極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銀法鎏金,色澤很沉穩(wěn),給人以厚實的感覺,雖然經(jīng)過長期的磨蝕會露出銅胎之色,但古意盎然,這是仿品不可比擬的。如果再看細布翻模的偽品往往在細部交代不清。因為翻模之品,出模后在衣紋、手指、面部等處還必須進行細加工。古代工匠在制作時,對少對佛經(jīng)所言的要求有些理解,再加上制作上的盡心,自然是現(xiàn)在那些對佛教教義一無所知,急功近利、以營利為目的的作偽者難以比擬的。
(2)以真品為范本重新制作的。這些偽品往往以比較著名的真品為范本,而且多是以圖錄照片為參考的。因為是參考平面復(fù)制立體,缺乏立體感和細部的把握,特別是像的背面、底部、局部紋飾,更會有貌合神離的感覺。所以,看器物更要注意器物的細處,才能不被迷惑。
(3)是以真品為范本綜合創(chuàng)造的。在制作前,作偽者找了一此真品和名品為參考,但制作時又不以哪一件為本,而是綜合創(chuàng)作的。這類佛像主要是清末民國時古玩行所仿的,仿唐以前的多一點,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審視了。但作為“民國仿北魏”、“民國仿唐代”的造像收藏進來,用作參考,也末嘗不可。
(4)按傳統(tǒng)技藝制造的新佛像,這里主要是指西藏地區(qū)的新佛像,還包括一些法器。西藏地區(qū)與臨近的尼泊爾具有數(shù)百年以上的佛像制作歷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工匠們,仍然忠實地遵循著古法在制作著各類佛像,他們并不是作偽圖財,而是供給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們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傳統(tǒng)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標準的制作程序,明清以來幾乎不變。這些佛像原本不是作偽之品,但有些古玩商將這些佛像加工作舊,一奇貨自居索取高價,這就另說了。我們在收入這類藏品時需要特別小心。
第三類,拼湊比較容易迷惑人的就是所謂“移花接木”法作假的偽品。真正難以識別的是那種被稱為用“舊佛像改形法”制作的贗品,作偽者將殘破的舊佛像依其殘破的程度改變成另一形狀,或添花紋,或添文字,然后重新進行作舊處理。收藏者一不小心,就會“打眼”。
1、數(shù)件拼合。就是將失落的殘件重新拼裝起來。比如,明代的獅子放上清代的像。
2、真品加偽款。比如將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來提高身價。
3、新舊拼湊的作偽法。比如缺個座子、缺個背光等,配上新座子、或配上新背光,來充完整的舊品,這主要是賣家希望殘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賣個好價錢。以上幾點需要用經(jīng)驗來仔細辨別了。
還有一點看封底。古代佛像制作完成按宗教程序還要裝藏與開光,才能成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裝藏即在佛像內(nèi)膛放一些佛教圣物,圣物主要是法身、生身舍利,具體為五部大陀羅尼咒、吉祥真言經(jīng)咒卷,與大成就者所出舍利。還要填充五寶、五甘露、五藥、五香等金銀珠寶和香料等。大型佛像內(nèi)置一根塔狀“命根”木棍,上部用金汁、中間彩粉,下寫墨書真言。裝藏完后要用紫銅板封底,藏佛封底是將底沿往內(nèi)收敲打包住底蓋,內(nèi)地采用剁口法,即用刻刀在佛像底沿剁出銅刺,以銅刺來固定底蓋。底蓋中部一般都用陰線刻“十字金剛杵”,防止邪魔歪道的襲擾。十字杵因時代與地域不同,圖樣因地而異稍有不同。內(nèi)蒙多倫封底嵌入蓮座底邊較深在5至10毫米間,十字金剛杵圖形較小,中心空圓圈或陰陽魚,十字杵做鍍金處理。清代佛像封底多見還有一種邊口刮封鐵紅膩子現(xiàn)象?,F(xiàn)假佛像封底十字杵圖案亂來,刻線紋刀功不夠,線條不順暢。有腐蝕紋的,線道口沿不是直角而是圓的。多為現(xiàn)代燒焊封死的,少量有剁口靠硬砸將底座內(nèi)邊向內(nèi)擠脹壓住封底,或有剁刺不利,封底封不牢。再者新做封底包漿不是自然生成而是人為做上的,較為明顯。
最后,是款識的辨?zhèn)???煞譃檎嫫穫慰?、偽品真款和偽品偽款三種。作為者總希望在作偽后能抬高物品的身價,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實,這反而破壞了品相。偽品偽款自然是無一可取,但還有一種偽品真款要注意觀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東拼西湊”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像是偽的,可款是真的。以上幾點都要求我們看東西要具體、全面、不可拘泥于一點、一處、見小不見大。同時,還可以從字體、字形來分析??傊?,還要綜合判斷,特別注意。
聽聲
真?zhèn)纹鞒戎貢a(chǎn)生差異外,敲擊器體,發(fā)出的聲音也有差異,偽器聲音清脆悅耳,而真器聲音相對發(fā)悶。但有一點應(yīng)當注意,有的“高仿”偽器,在青銅冶煉時除配以一定比例的鉛或錫,還合金了一定量的輕型金屬,使偽器比重盡可能接近真器,然而佛像中加入了除鉛錫以外的其他金屬,時間一久器表色澤就會發(fā)生變化。
鹽酸
有條件也可以在實驗室對鎏金銅雕佛像的銹用硫酸或鹽酸進行溶解后根據(jù)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zhì)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銹還是自然銹。
收藏
金銅佛像的收藏和其他銅器的收藏基本相同。金屬品文物的收藏都要注意防潮、防銹以及修補、去銹等。知識佛像具有宗教遺物的特點。所以我們在收藏中,要注意到它的宗教特性,多少應(yīng)該帶些對宗教的敬意,了解一些宗教儀規(guī),從而區(qū)別于一般的金屬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