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佛像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五方佛佛像
發(fā)布時間:2019-08-23
阿閦佛是梵文Aksobhya的音譯,又作阿閦靳佛。意譯為“不動”、“無動”、“無嗔怒等。閦,(chù),作“動”、“嗔怒”講;阿,作“無”講。
據(jù)說阿閦佛成佛前,受到大日如來教化,立下了的對眾生永遠(yuǎn)不生嗔怒的誓愿,顯示了他的大慈悲和永不為嗔恚(即生氣怒恨)所動的高尚境界。本來,無嗔怒就是一切佛門的修習(xí)者最重要的心理基礎(chǔ)。由嗔怒而生煩惱,而煩惱是“苦”的直接根源,是獲菩提、得涅盤的大障礙,所以不嗔恚被列為佛教重要戒律之一。阿閦佛所倡導(dǎo)和身體力行的“不起嗔怒”的根本誓愿,也是六波羅蜜及斷三毒而得到解脫的根本修行之道。
五方佛之阿閦佛-銅雕彩繪佛像
所謂“六波羅蜜”又叫“六度”、“六到彼岸”,是佛教提出的從生死此岸到達(dá)涅盤彼岸的六種方法或途徑。這六種途徑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
所謂“斷三毒”,又叫“斷三垢”、“斷三火”,是指斷除貪、嗔、癡三種煩惱。三毒被佛教看作是諸種煩惱中最能毒害眾生的,是產(chǎn)生其他煩惱的根本,故又名“三不善根”,是“根本煩惱”。所以,阿閦佛的根本誓愿“不起嗔怒”,是斷滅煩惱求得解脫的根本之道。若能做到無嗔無恚,而不生嗔怒,即對一切人、一切事都能看得很明白,沒有任何不滿,根本不生氣,自然也就沒有了任何煩惱,得到完全的解脫。
阿閦佛代表著大日如來五智能中的第二智“大圓鏡智”。此智慧以大圓鏡為喻,是說其智體清靜無染,顯現(xiàn)世界萬象如大圓鏡。此智可覺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智慧之菩提心。
阿閦佛受大日如來的教化,于東方妙喜世界的七寶樹下成佛,據(jù)《阿閦佛國經(jīng)》稱,此凈土沒有三惡道,一切人沒有貪、嗔、癡三毒,皆行善事。沒有邪說外道,衣食有芳香,住所皆七寶所成……無比殊勝。如有人勤持六度,發(fā)愿往生其國,死后便可轉(zhuǎn)生此凈土。傳說,印度著名大居士、在家菩薩維摩詰為救度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特從阿閦佛的妙喜凈土世界降跡我們這個世界。
阿閦佛的塑像多為坐像,右手持梵函,左手作拳,全身黃金色。阿閦如來的手印為破魔印,即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執(zhí)衣角。據(jù)稱此手印可滅諸魔惡鬼,一切煩惱皆不動。阿閦佛的佛座為象座,表示其堅力無礙,能摧破一切嗔恚無明。
阿閦佛有四位親近隨侍菩薩,分別在其東南西北四方,即金剛薩埵、金剛王菩薩、金剛愛菩薩、金剛喜菩薩,他們皆以持戒忍辱而成就菩提心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