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普賢菩薩佛像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文殊普賢菩薩佛像
發(fā)布時間:2019-08-24
作為佛門菩薩,文殊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印度并未形成獨(dú)立的信仰,而是來到中國以后,因緣和合,聲望日高,信仰大盛,最后成為中國四大菩薩之首;其顯圣道場五臺山 也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不但中國信眾,就連佛教發(fā)源地印度及東亞、南亞各國僧眾也紛紛前來朝拜,五臺山成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文殊信仰主要是以五臺山為中心向全國輻射的。五臺山的文殊信仰起于何時呢?
佛教大約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傳入中國,四百年后,北魏孝文帝元宏崇佛,他在位期限間(471-499年)曾于五臺山修建了佛光寺、清涼 寺、大浮圖寺(今顯通寺前身).一般認(rèn)為這是五臺山有佛教之始,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隋文帝楊堅在其即位在開皇元年(581年),下詔在五臺山的五個臺 頂各建寺一座,供奉文殊像。
唐代,華嚴(yán)宗開始興盛,因《華嚴(yán)經(jīng)》中講到文殊菩薩演教說法的道場在“清涼山”,而五臺山中有北魏時修建的“清涼寺”,又因海 拔高而夏無炎暑,便被佛教徒認(rèn)定為文殊道場了。這一說法一經(jīng)傳開,吸引了無數(shù)信徒,也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崇信和扶植。李唐一朝,五臺山建有佛寺三百余座,僧 尼數(shù)常達(dá)萬人,成為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有關(guān)五臺僧尼萬人還有一段有趣的公案。唐代無著禪師于大歷二年(767年)到五臺山金剛窟,欲求見文殊。遇一老翁 將他引進(jìn)一寺。無著問道:“此間有多少僧眾?”老翁答道:“前三三與后三三?!彼屚右裏o著出,無著問童子這是什么寺?童子說:“般若寺?!睙o著這才悟 出老翁便是文殊。
這是禪宗一段有名的公案。“前三三與后三三”一句頗令人費(fèi)解,許多人百思不得其意。有一種說法是,“三三”表示“三”字的第三畫“一”,“一”是一萬的意 思。“前三三”是說五臺山有僧眾一萬;“后三三”則表示金剛窟中有文殊有眷屬一萬(“眷屬一萬”見《華嚴(yán)經(jīng)·菩薩住處品》)?!扒啊保f的是此岸世界, “后”,說的是彼岸世界,表明五臺山為凡圣同居之所。北宋著名禪師雪竇(明覺)曾有詩曰:
千峰盤曲色如藍(lán),
誰謂文殊是對談。
堪笑清涼多少眾?
前三三與后三三。
唐代宗李豫在“開元三大士”之一不空大和尚的奏請下,敕命京城及天下佛寺建造文殊閣,作為五臺山根本道場的支院。如此,便將文殊信仰推廣到了全國,成為普遍信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唐代高僧、華嚴(yán)宗四祖澄觀在大華嚴(yán)寺(今顯通寺)開講《華嚴(yán)經(jīng)》,并寫成《華嚴(yán)經(jīng)疏》六十卷,影響極大,使五臺山成為華嚴(yán)經(jīng)的中心,不 少海外名僧專程到五臺山求學(xué)。澄觀對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另一貢獻(xiàn),是從理論上論證了五臺山為文殊菩薩居住在清涼山,并使之成為經(jīng)典論述(詳見《密宗菩薩·文 殊》)。
唐武宗于會昌年間(841-846年)滅佛(史稱“會昌滅佛”),五臺山佛教受到打擊。五代以后,經(jīng)宋、金兩代經(jīng)營,五臺山佛教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fù),至元 代呈現(xiàn)興旺的景象。元世祖忽必烈把五臺山看作“最上福田”,幾次遣使到五臺山大作佛事。元成宗、英宗曾親自朝拜五臺山。元朝帝師、大寶法王八思巴朝拜五臺 山時,寫下了不少著作,表達(dá)了對文殊菩薩的崇敬之情。在八思巴的影響下,從元至清,文殊深受藏蒙群眾崇拜,五臺山也成為藏傳佛教僧眾向往的圣地。
清代康熙、乾隆、嘉慶三代皇帝也曾多次朝拜五臺。
在歷代統(tǒng)治者的扶植和歷代高僧的倡導(dǎo)下,五臺山的文殊菩薩走向了全國各地,受到廣泛的崇拜,清涼勝地五臺山也成為中國四大佛山之道。
文殊菩薩-脫胎彩繪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