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普賢菩薩佛像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發(fā)布時間:2019-09-04
三大士之文殊菩薩木雕
文殊介紹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征,與大愿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合稱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三大菩薩合稱三大士。
文殊菩薩出生在舍衛(wèi)國婆羅門族一法王之家,父親叫梵德。文殊從她母親的右臂降生,身上的膚色是紫金色,出生的時候,家里奇現(xiàn)種種吉詳預兆,天上下甜美的雨 露水,堅硬的土地涌現(xiàn)七種寶貝,倉庫里變成金錢和糧谷,院子里開滿朵朵蓮花,屋里光茫沖天,夜如白晝;雞生鳳凰,馬生麒麟;牛生白色小牛;豬生龍豬,象有 六只牙齒,因此又稱他為妙吉祥,曼殊……一落地就會說話,相貌莊嚴,跟釋迦佛出生時一樣,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大善根具足。能行十種法愿,可以接近佛陀接近的佛法,能順從佛陀所走的道路,能解佛陀所說的佛說,清楚的明白眾生所愛的種種的痛苦煩惱,刻苦修習,戒定生慧;常常實行四種無量心,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因此稱他為菩薩法王子。
文殊菩薩是大日如來身邊隨侍的大菩薩,幫助佛祖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與普賢菩薩三尊合稱華嚴三圣。文殊菩薩一般一手握著一把慧劍,切斷種種煩惱;坐騎威武雄壯獅子,象征著智慧的威力,或者坐清凈無染蓮花座,頭上有五個發(fā)結,象征五種智慧,所以又稱五髻文殊。
根據(jù)《悲華經》記載:文殊菩薩是轉輪圣王的第三個皇子,叫[王眾],潛心向佛,最后發(fā)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誓愿來世以至永世修行菩薩道渡眾生。沒有終 止,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國土都合并成為他傳教佛國凈土,此凈土里累累奇珍異寶,不用遭受五濁之痛,沒有男女之分,皆是菩薩 ,一輩子修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布滿世界。[王眾]三王子發(fā)下宏愿后,寶藏如來就為他起名號為[文殊師利],預言他在未來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法號[普現(xiàn)如 來]掌管南方凈土,名“清凈無垢寶窴”。
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帶領一萬多名眾多家眷菩薩聚此演說佛法。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
一次維摩詰居士堪稱自己生病了,佛陀點名諸弟子委托他們替自己去問候維摩詰,他的十大弟子都不敢去,因為以前與維摩詰教化時,被他責罵過,佛陀便讓彌勒佛 諸大菩薩前去,他們也一一推辭,怕去見維摩詰再遭到批評,于是佛陀就派大智慧的文殊菩薩前去探病,文殊自知責任深重,奉命行事,八千菩薩跟隨,五百聲聞護 持,前去拜訪維摩詰居士。
以下分作“經文”與“解說”略述后:
佛命文殊
經云: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詢維摩詰問疾
解說:在佛陀宣說教法的大會上,佛陀曾指派諸大菩薩前往維摩詰大士住處去問疾,各大菩薩面面相視,各各自量皆非維摩詰的對手,向佛陀辭謝這一難以勝任的差事。于是佛陀便告文殊師利菩薩說:文殊師利!在會的眾人都辭謝了,皆不敢到維摩詰處問疾,而今唯有你領眾去比較適當,希望你不要再推辭!
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 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解說:從文殊的語氣上來看,他已默然允納佛陀的旨意,為了消除眾人的難堪,他又自謙地說道:那位維摩詰大居士,其智慧是超我之上的,若去問疾恐難酬對不易應付得了。法會中有三萬二千菩薩皆不堪任此一問疾的使命,為何又再遣文殊前往呢?因大智文殊適合群眾的心理,所以在訪問之前,先行贊嘆對方才德,欲使法會之眾知道大法的遭遇,是一件不容的事。
贊嘆德行
經云:深達實相 善說法要 辯才無滯
智慧無礙 一切菩薩 法式悉知
諸佛秘藏 無不得入 降伏眾魔
游戲神通 其慧方便 皆已得度
解說:文殊于此開始贊嘆維摩詰的德行了。他說那位維摩詰居士內以修證深達諸法實相,而外則善能以生動簡明的語言,為眾生解說奧妙的真理,故他能運用善巧方便的語言。演說不思議的妙法真諦,尤其他的巧妙辯才,流暢無礙,其智慧廣博周知,事理圓融一切。又因他道行非比尋常,具有種種神通變化,故能降伏四魔;有時略顯身手運用游戲神通普攝群迷,眾生由于菩薩權巧方便,故群迷因而得度了。
經云:雖然 當承佛圣旨 詣彼問疾
解說:經文首用“雖然”二字,即知文殊接受了佛陀的使命,也反映出唯有他才能與凈名(維摩詰)酬答;但文殊卻在法會上向大眾表示自謙自己德??!并誠摯地說道:“當承佛旨,詣彼問疾”的話,這種無所畏懼的精神,實在可敬可佩!尤其“雖然”二字,在此處的確其妙無窮。據(jù)經云往昔有日月燈明佛時的妙光菩薩,即今釋迦佛會下的文殊菩薩,日月燈明佛過去說妙法要先對妙光菩薩宣說,所以釋迦佛今日說妙法也需要文殊代佛釋難,代佛問疾,其緣因乃是由于文殊具有大智,以妙光普照眾生。
海眾相隨
經云:于是眾中 諸菩薩大弟子 釋梵 四天王等 咸作是念 今二大士 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 必說妙 法 即時八千菩薩 五百聲聞 百千天人 皆欲隨從 于時文殊 師利 與諸菩薩大弟子眾 及諸 天人恭敬圍繞 入毗耶離大城
解說:文殊師利菩薩受命而去,大乘菩薩摩訶薩,小乘五百大弟子,乃至釋梵四天王皆愿從往。因為大小圣眾諸天人等,大家料知這二位不可思議的大士相見會談,必定要說不可思議的妙法,豈可輕易錯過此一良機呢?于是文殊師利菩薩率領著大菩薩及諸弟子,暨諸天人等互相恭敬圍繞著,從毗耶離大城郊區(qū)的庵摩羅園出發(fā),浩浩蕩蕩的威儀隊伍,緩緩地進入了毗耶離大城,去慰問維摩詰居士的疾病。
凈名預備
經云: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 今文殊師 利與大眾俱來 即以神力 空其 室內 除去所有 乃諸侍者 唯 置一 以疾而臥
解說:這時維摩詰居士,為眾生迷執(zhí)故,假以身染疾病,獨自一人靜靜地臥在病榻上,以神通力知悉文殊師利及諸大眾赴其處問疾。他施其神力,頓空其室內所有,同時不僅不囑家僮預備接待,并將病中呼喚的侍者,統(tǒng)統(tǒng)遣離開來,不留一人,室內只有一張病榻,和垂垂老弱病軀的維摩詰躺著。
主賓相見
經云:文殊師利既入其舍 見其室空 無諸所有 獨寢一 時維摩詰 言 善來文殊師利 不來相而來 不見相而見
解說:大智慧文殊師利菩薩,他一進入維摩詰丈室,立即觀察到室內空寂孤零,只有一榻,老維摩獨自寧靜地躺著等候訪者到來;文殊知道他在顯示畢竟空的真諦;同時自己也進入不思議的常寂光土,所以無須向病者發(fā)問,只是表示出非常親切的情態(tài);因為問疾之舉,完全屬于因緣生法,而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怎有能問與所問呢?因此,只得以來賓姿態(tài)表示緘默勿言,靜待病主先行發(fā)言為上策。因真如法中諸如起心動念,與真理相乖違;而維摩詰也知文殊領會真如實相無相的本意,知文殊從不動道場而來;自己也就以不見而見的主人身份,從真如體上生起妙用的話頭,這正契合居士之室空而不空,能顯妙有;及其獨寢一妙有不有,能顯真空的妙諦,此二大士真可謂心心相印的知音了。
于是維摩詰首先說道:“善來,文殊師利!你以不來相而來我丈室,我也以不見相見你文殊啦!”從真諦上來說:來而不來是名真來,不見而見是名真見。維摩詰贊嘆文殊“善來”,乃因文殊不動法身而能來到,故稱為“善來”。雖然文殊善來,亦還須維摩善見,二大士相互酬酢,方能顯空理之極。
慰問療治
經云:且置是事 居士是疾 寧可忍不 療治有損 不至增乎
解說:此處所指“是事”,即是適來文殊與維摩詰賓主之間,機鋒開智一事,要擱一擱;文殊所負佛陀問疾的使命還未曾提起過,話頭一轉便向維摩詰致問染疾之意。說道:居士所患的疾病,還可以忍得了嗎?通尚人們生病,輕者尚可忍受,重則便須就醫(yī)。未知居士曾否療治?使病減退,不令加?。?/p>
慰問起滅
經云:世尊 殷勤致問無量 居士是疾 何所因此 其生久如 當云何滅
解說:文殊師利向維摩詰說道:世尊無限關切您的病,故遣派我前來慰問。如今我敢問您的疾病,究竟何緣而起呢?病來多久呢?用甚么方法才能滅除您老的病呢?
經云:維摩詰言 從癡有愛 則我病生
解說:無始以來,眾生因癡愛而有生死,菩薩為悲憫眾生故而現(xiàn)身普度,既已現(xiàn)身,怎能無病呢?且悲憫亦猶眾生癡愛,癡愛則來自無始無明,如是維摩詰的疾病由來久矣。
眾生有愛則有貪,有貪則有生,有生則有死。當前維摩詰已無界內的分段生死,然為度眾生故,界外微細的變異生死尚存,那就是等覺菩薩的一分最后金剛無明未斷。
經云:以一切眾生病 是故我病 若一切眾生不病 則我病滅
解說:誰都知道菩薩法身,暢流如海,哪有疾病的起滅?唯因眾生有病故,菩薩為悲憫眾生,也隨緣入生死流而示現(xiàn)有疾,如果一切眾生的疾病痊愈之后,我維摩的病也就不愈而愈了。
經云:所以者何 菩薩為眾生故 入生 死 有生死則有病 若眾生得離 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解說:這究竟是甚么緣故呢?為何菩薩要示現(xiàn)病呢?菩薩度生婆心親切,不入生死而入生死,既有生死難免有病,然而菩薩的病,則是為眾生苦惱擔憂而起的病,只要眾生出離苦海,菩薩何病之有呢?維摩詰說明自己患病的原因。